厦门地铁新浪微博

厦门地铁微信公众号

厦门地铁AMTR微信公众号

厦门地铁官方抖音号

厦门地铁3号线过海段顺利贯通

发布时间:2020-09-27 来源:厦门地铁官网

    夏末秋初的厦门,处处涌动着澎湃的建设热潮,9月26日上午,地铁3号线过海段顺利实现贯通,这标志着3号线(火车站到蔡厝)全线实现贯通,为3号线开通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    长约6.5公里的地铁3号线过海段,一头连着湖里区五缘湾,一头连着翔安区刘五店,步行走完最快需一小时,飞驰的地铁列车仅需4分半钟即可实现跨岛出行,数以千计的建设者们,用了1700多个日日夜夜,历时4年9个月,终于打通了过海段。历史的年轮,终会牢记今天这一刻。


    在市委市政府、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的领导下,厦门轨道集团带领着参建单位,发挥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,锐意进取、攻坚克难,逐个啃下“硬骨头”。在厦门市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冲锋号吹响之际,轨道交通建设者们将以“等不得、慢不得、耽误不得”的紧迫感使命感,乘势而上、奋发有为、铁心拼搏,助力 “两高两化”和“岛内大提升,岛外大发展”城市建设,为城市发展赋能,为市民生活添彩。

风化槽长度达1.2公里 海底地质复杂国内罕见

    过海段海域区间长约4公里,存在着多个风化槽、风化囊、基岩突起等地质现象,前期参与过地质勘测的不少专家们都说,3号线过海段堪称是国内地质情况最复杂的海底地铁隧道。

    正是因为地质复杂多变,仅用一种工法的话,风险极大,最终选择‘矿山+盾构’的组合工法,将两种工法的优势相结合。

    矿山段海域段分布着9处风化槽,长达1200米,占矿山法海域段双线全长的23%。风化槽如同外脆内软的夹心饼干,与海水相连,极易产生涌水突泥及坍塌,风险极大。

    在盾构法海域段作业区间,还要穿越长距离的富水砂层、孤石及上软下硬地层、硬岩段,这对最怕“软硬不均”地质的盾构机来说,也是一大风险点。

盾构加矿山联合作业 全国首个工法结合海底地铁隧道

    2015年12月28日,3号线过海段正式吹响了开工建设的号角,工程采用矿山法暗挖隧道和盾构施工法相结合的方式,在海域段采用矿山法加泥水盾构对打施工,两端陆域段采用土压盾构法施工。

    这样的施工计划,让过海段贴上了一个醒目的标签:全国第一条工法组合施工的海底地铁隧道,同时也是第一条需要在海底工法交接面拆运盾构机的隧道,这些都是没有相关技术经验可参考借鉴的。

    面对过海段高风险施工,厦门轨道集团大力开展技术攻关,各参建单位群策群力,发挥集体智慧,严控质量安全管控,加大设备投入及技术创新力度,采取“领导包段”、“24小时服务”等措施,先后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。

    2018年7月13日,深埋在海平面下60米的右线盾构机,按预期目标抵达至工法交接点。一个月后的8月20日,盾构机完成拆解,创造了30天完成“过海段洞内盾构机弃壳解体”的新纪录。

    2019年1月21日,左线盾构机被拆解,这次仅用时21天,弃壳解体再次刷新国内最快纪录。

    在3号线过海段盾构法施工过程中,轨道集团和参建单位先后创新了“近海域全断面砂层盾构始发”、“非饱和气压换刀”、“洞内盾构机弃壳解体”、“海域全风化花岗岩地层冻结施工联络通道”等多个工艺工法,攻克了孤石群、全断面砂层、风化深槽、上软下硬等复杂地层条件下掘进;强度高达204兆帕全断面花岗岩地层长距离穿越;高水压环境下盾构密封等多项施工难题,实现了行业多项技术零的突破。

裂隙出水影响工期,13个月攻克290米长风化槽

    过海段上方和海水直接相连,水头压力最大可达80米,相当于隧道每平方米承受40辆小汽车的压力,局部硬岩中的裂隙水发育地段,钻孔单孔涌水喷射距离可达20米,每小时的水量可达250m³,2个小时可灌满1个小型游泳池,施工难度大、风险系数高。

    海底隧道开挖至今,关键线路因出水注浆堵水就多达87次,工期严重受影响。其中在2019年12月19日,右线爆破后在扒渣过程中,出现涌水和掉块,一天的水量就达到2.6万m³,抢险人员拼命抽水、堵水,并及时启用了7000多立方米的一级水仓,用了8天才把涌水控制住。 

    为确保施工安全,施工人员在现场加大探测范围,增加超前探孔数量并扩大钻孔外插角度,及时进行封堵,防范未然。此外还配备充足的大功率水泵、发电机、集成化注浆设备等应急抢险设备及物资,补足抽排水能力,有效控制涌水风险。

    过海段右线长达290米的风化槽,是3号线过海段最长、地质条件最差、施工风险最高的风化深槽,涌水、渗水、掉块次数最多。为了“消灭”它,中铁隧道局的工人们用了13个月,共计16个注浆开挖循环,最终于2019年9月25日将这段风化槽成功贯通,为隧道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党建引领拉起疫情防控网,不停工保障工程顺利推进

    过海段自开建以来,每年春节工人都留守不停工,但2020年的春节尤其特殊,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严重影响到工程进展。

    厦门轨道集团党委根据中央、省、市的疫情防控部署要求,在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和省市各相关部门的悉心指导下,强化党的领导,始终把“防疫情、促生产、稳投资”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,坚持“投资不减、计划不变”的总体目标,早安排、早行动、早落实,毫不松懈抓好防疫工作,全面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。

    厦门轨道集团联合中铁隧道局等参建单位,对施工现场采取了“工人不走访,工地不接访,检查不停留,生活物质统一配送”的“三不一统一”封闭式管理;对300余名工人采取专人负责体温检测、设置隔离区、组织核酸检测等举措;对施工区域采取每日三次消毒,租用闲置房源和新建活动板房实现返厦人员与在厦人员分住,确保将交叉感染的概率降到最低,最终实现“工程不停工,工人零感染,进度有保障”,这一成绩多次得到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肯定,并作为我市唯一的企业代表在省委专题会议上作经验交流。

海上拉起安全防护网,作业未影响中华白海豚

    在3号线过海段的整个施工过程中,厦门轨道集团一直将环保理念贯穿其中,过海段需穿越中华白海豚保护区,为了减小对白海豚的影响,轨道集团严格落实相关部门的要求,组织参建单位在爆破前采取观测、驱赶、水下噪声监测等多种保护措施,对作业区域进行警戒和驱赶中华白海豚,在海里拉起了一道无形的移动安全防护网,避免对中华白海豚造成伤害,同时还利用实体交底、可视化培训、BIM技术、信息化、精细化管理等手段,强化过程管控,将环境生态保护落实到实处,取得了生态环保和工程进展的双胜利。